宫颈癌筛查有多重要?每个女性都该知道的常识
在门诊经常遇到这样的对话:"医生,我从来没做过宫颈检查,应该不用查吧?"其实,宫颈癌作为女性高发,早期发现率能超过90%。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说说这个能救命的检查。
宫颈癌不是突然发生的
很多女性以为都是突然查出来的,其实宫颈癌有明确的癌前病变阶段。从HPV感染到癌变可能需要5-10年,这期间定期筛查就像安装了"警报器"。去年有位32岁的患者,就是在常规筛查中发现早期病变,简单治疗后就完全了。
这些症状可能是身体在
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建议尽快做筛查:非期出血、同房后出血、白带异常增多、绝经后突然出血。但更可怕的是,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临床数据显示,约20%的宫颈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错过佳治疗期。
两种主要筛查方法
TCT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用小刷子取宫颈细胞,检测异常细胞,过程仅需2分钟,基本无感。HPV检测:多数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30岁以上建议联合筛查。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从21岁开始筛查,具体频率要根据年龄和既往结果来定。
关于筛查的常见误区
"我打过HPV疫苗就不用筛查了"——错!疫苗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别。"绝经后就不用查了"——错!60岁以上仍有发病风险。"检查很疼"——实际取样可能稍有不适,但远没有想象中可怕。记住:任何年龄的保护都不晚。
筛查前后要注意什么
避开期;检查前24小时避免性生活;不要冲洗。拿到报告后要注意:如果是"未见上皮内病变"或"阴性",按医生建议定期复查;若显示异常,需要进一步镜检查,这不等同于确诊,不必过度恐慌。
预防比筛查更重要
除了定期筛查,这些习惯能降低风险:接种HPV疫苗(即使过了佳年龄仍有保护作用);保持单一;戒烟(吸烟者患病风险高2倍);增强免疫力。记住,筛查不是的,但没有筛查是万万不能的。
特别提醒这几类人群
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HIV感染者、有宫颈癌家族史的女性,需要更密切的随访。生育过的女性千万别觉得"完成任务"就不检查了,临床数据表明,35-55岁正是宫颈癌高发年龄段。
关于费用和报销
普通TCT检查约200元,HPV检测约300元,很多地区已将筛查纳入或惠民项目。相比晚期治疗动辄十几万的费用,筛查是划算的健康投资。具体可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写在后
去年我们接诊的宫颈癌患者中,80%超过5年没做过筛查。医生痛心的不是治不好,而是本来可以预防的晚期病例。健康不是彩票,不能靠运气。下次当你收到筛查提醒时,希望你能想起这句话:好的药,就藏在你的预防意识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