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究竟有没有必要?牙医告诉你真实答案
近总能在后台收到这样的提问:"洗牙会不会损伤牙齿?""一年洗几次牙比较合适?""为什么洗完牙反而感觉牙缝变大了?"作为在口腔健康领域工作多年的从业者,今天就用直白的大实话,把洗牙这件事给你讲明白。
洗牙到底洗的是什么?
很多人以为洗牙就是把牙齿表面刷不掉的黄色污渍清理掉,这个理解太片面了。上我们说的洗牙,学名叫"龈上洁治术",主要对付的是牙结石和菌斑。这些顽固分子藏在牙龈边缘、牙缝这些牙刷根本够不着的地方,就像水壶里的水垢一样,时间久了就会钙化变硬。
更要命的是,1毫克牙结石里大约有2亿个细菌。这些细菌产生的会不断刺激牙龈,轻则牙龈出血、口臭,重则导致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很多人刷牙出血,个想到换牙膏,其实更应该先去洗个牙。
关于洗牙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这真是天大的冤枉。洗牙后确实有人觉得牙缝明显了,那是因为原本被牙结石填满的缝隙露出来了。就像拆迁队拆掉违建后,街道突然变宽是一个道理。
误区二:洗牙会把牙齿洗薄 正规操作的超声波洁牙头是圆钝的,靠高频震动震碎牙结石,不会直接切削牙釉质。就像用震动模式把墙上的瓷砖震下来,墙面本身不会受损。
误区三:洗牙特别疼 健康的牙齿洗牙基本不会疼,顶多有点酸。如果疼得,恰恰说明牙龈炎症,这时候更该及时处理。现在很多机构都有舒适化洁牙选项,实在怕痛可以提前沟通。
这些人尤其要注意定期洗牙
1. 每天刷牙仍然有口气的人 2. 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的人 3. 长期抽烟、喝咖啡的人群 4. 正在做牙齿矫正的朋友 5. 备孕期的女性(孕期激素变化容易引发牙龈炎)
一般来说,口腔健康的成年人建议每6-12个月洗一次牙。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这个频率既能有效预防口腔问题,又不会过度清洁。
洗牙到底该怎么选?
现在市面上洗牙项目五花八门,价格从几十到上千都有,主要区别在三个方面:
清洁范围:基础洁牙只做可见部分的牙结石清除,深度洁治会处理牙龈下方的结石。
设备差异:普通超声波洁牙、喷砂洁牙(针对色素沉着)、气动洁牙(舒适度更高)。
附加服务:包括抛光、、口腔检查等项目。次洗牙建议选择包含检查的基础套餐,后续根据医生建议调整。
后提醒大家,洗牙后24小时内避免吃过冷过热食物,一周内少喝深色饮料。如果发现洗牙后有明显不适或牙齿异常松动,一定要及时复诊。牙齿健康这件事,预防永远比治疗更划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