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是什么?早期识别与科学防治指南
当皮肤上突然出现一颗奇怪的痣,或是原有的痣开始变化时,很多人会心头一紧:这会不会是黑色素瘤?作为皮肤科常见的恶性之一,黑色素瘤的发病率正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但值得庆幸的是,如果能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可以显著提高。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疾病。
一、黑色素瘤的典型表现
黑色素瘤常出现在皮肤表面,但也可能发生在眼睛、口腔甚内脏黏膜上。对于普通人来说,记住"ABCDE法则"就能初步判断风险:
- A(Asymmetry)不对称:良性痣通常对称,恶性病变往往形状不规则
- B(Border)边界:边缘模糊不清或呈锯齿状需要警惕
- C(Color)颜色:出现黑色加深、颜色不均或多种颜色混杂
- D(Diameter)直径:超过6毫米的病变风险增加
- E(Evolution)演变:大小、形状、颜色近期发生明显变化
除此之外,如果痣出现瘙痒、疼痛、出血或溃疡等症状,也应该及时就医检查。
二、哪些人更容易患病?
虽然任何人都可能患上黑色素瘤,但以下人群风险更高:
1. 有家族病史者:直系亲属中有黑色素瘤患者,风险增加2-3倍
2. 皮肤白皙人群:皮肤越白,黑色素保护越少,更容易受紫外线伤害
3. 长期日晒者:特别是童年时期多次晒伤的人群
4. 免疫抑制人群:器官移植后服用抗排异药物者风险增加
5. 有大量或异常痣的人:全身超过50颗痣或存在发育不良痣者
三、科学防治这样做
预防黑色素瘤的关键在于防晒。建议选择SPF30以上、PA+++的防晒产品,每2小时补涂一次。户外时好穿长袖衣物、戴宽檐帽,避开上午10点下午4点的强紫外线时段。
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制定。早期病变通过手术切除即可达到,中晚期可能需要结合免疫治疗、治疗等方法。目前我国已有多种创新药物获批上市,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四、走出常见误区
很多人认为"只有长期暴晒才会得黑色素瘤",实际上偶尔的强烈日晒可能比长期温和日晒更危险。还有人觉得"只有老年人才会得",事实上30-50岁是发病高峰年龄。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美容院的"点痣"服务可能留下隐患,任何可疑的皮肤病变都应先由医生评估。
五、定期自查很重要
建议每月进行一次皮肤自查,特别注意那些新出现的、快速变化的或看起来"与众不同"的皮损。对于高风险人群,每年应该到皮肤科进行皮肤镜检查。记住:早期发现的黑色素瘤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而晚期则显著下降。
当你发现皮肤上有可疑变化时,不要恐慌,但也不要拖延。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会通过皮肤镜、病理活检等手段做出判断。科学认知、规范防治,才是应对黑色素瘤的正确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