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内科疾病预防,这些习惯你做到了吗?
提到内科,很多人会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实际上,从感冒发烧到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常见病都属于内科范畴。今天我们不讲深奥的医学理论,就普通人该了解的内科常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预防这些疾病。
为什么感冒总爱找你?可能是免疫力在
近天气变化大,办公室里咳嗽声此起彼伏。同样是吹空调,为什么有的人从不感冒,有的人却频频中招?这背后其实是免疫系统在起作用。提高免疫力没有捷径,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才是关键。特别提醒熬夜族,连续三天睡眠不足6小时,免疫力会下降50%以上。
体检报告上的箭头,你真的看懂了吗?
每年体检后,很多人对着报告单上的上下箭头不知所措。其实轻微的指标异常不必过度紧张,但有几个数值要特别关注: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标,这些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建议30岁以上人群少每年做一次基础体检,有家族病史的更要提高检查频率。
胃病为何反复发作?这些饮食习惯要改
很多上班族抱怨胃病总是治不好,吃药就好转,停药就复发。其实很多胃病问题就出在日常饮食习惯上。比如早餐不吃、晚餐过饱、吃饭速度太快、爱吃烫食等,都是伤胃的坏习惯。建议胃炎患者试试"333原则":每口饭咀嚼30下、餐后休息30分钟、每天3餐定时定量。
高血压年轻化,这些征兆别忽视
你以为高血压只是老年人的?现在30多岁的患者比比皆是。早期高血压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有些细节值得注意:经常性头痛(特别是后脑勺)、无缘无故流鼻血、晨起手指发胀等。发现这些信号,建议少连续三天测量血压,避免因"白大褂效应"造成误判。
冬季谨防呼吸道疾病,做好这几点
每年冬春季节,呼吸内科门诊量都会激增。除了戴口罩、勤洗手这些基本防护,还有几个实用建议: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每天开窗通风3次以上、在人员密集场所停留不超过2小时。特别提醒慢性患者,雾霾天尽量避免晨练。
内分泌失调不只是长痘,这些变化要当心
很多女性把内分泌失调简单理解为长痘痘、不调,其实脱发突然加重、体重莫名波动、情绪持续低落等都可能是内分泌系统出了问题。维持内分泌平衡,建议做到:晚上11点前入睡、每天饮水量达到体重公斤数×30ml、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
中老年人用药,这几个错误常见
走访发现,很多老年患者存在用药误区:把保健品当药吃、随意调整药量、多种药物混着吃等。特别提醒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的人群,不要私自停药,即使指标正常也要遵医嘱逐步调整。建议准备一个分药盒,子女定期帮老人整理药箱。
内科疾病预防,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现代医学证实,80%的内科疾病都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与其生病后到处求医,不如现在就行动起来:把电梯换成楼梯、把宵夜换成水果、把熬夜换成早睡。记住,好的医生是健康的生活习惯,好的药物是坚持的预防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