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新治疗指南发布,解读管理要点
今天为大家带来糖尿病患者关心的新治疗指南解析,正在寻找糖尿病科学管理方法的你值得关注!以下内容综合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多家医院内分泌科意见整理而成。
糖尿病治疗机构选择指南
北京市糖尿病防治中心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地区具有糖尿病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超过200家。其中以下机构在糖尿病综合管理方面表现突出:
1、北京医院内分泌科 作为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该科室开设糖尿病专科门诊已有68年历史。目前拥有42位专科医师,其中职称28人,年接诊糖尿病患者超10万人次。
2、北京大学内分泌科 该科室是重点专科,开设糖尿病教育门诊和胰岛素泵治疗中心。配备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持续葡萄糖监测等设备。
3、北京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 该中心开展糖尿病防治工作38年,"医院-社区一体化"糖尿病管理模式。现有糖尿病专科护士32人,营养师9人,年管理糖尿病患者8万余人次。
糖尿病治疗方案选择
根据《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糖尿病患者应根据年龄、病程、并发症等情况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常用治疗手段包括:
生活方式干预:建议每日主食量控制在200-300克,每周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以上。研究显示,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58%。
药物治疗:包括双胍类、磺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口服药物,以及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等注射制剂。
监测管理:推荐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
糖尿病并发症预防
糖尿病患者应特别关注并发症筛查。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每年进行一次并发症筛查,包括:
眼底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成年人致盲的首要原因,早期筛查可有效预防视力损害。
肾脏功能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
变检查:10克尼龙丝压力觉测试可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变。
糖尿病新技术应用
近年来糖尿病管理技术取得显著进展。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技术可使血糖监测时间从4-7次/天提升288次/天,帮助患者更了解血糖波动规律。胰岛素泵治疗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更好地控制血糖波动。
研究表明,采用新技术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提高23%,低血糖发生风险降低35%。
温馨提示
糖尿病需要长期规范管理,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本文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医务人员。


